章節目錄
- 活動名稱:【阿嬤家──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國際講座】《帝國的慰安婦》與日本軍「慰安婦」問題—殖民地的延續
- 講座時間:2018/11/25
- 講座地點:阿嬤家──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女力空間
- 主講人:韓惠仁(北海道大學日本現代史與當代史博士、「慰安婦之聲」國際聯合申遺計畫團隊經理)
- 主題:日本兵「慰安婦」是帝國的共犯嗎?
本次活動為阿嬤家──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主辦的國際講座「《帝國的慰安婦》與日本軍「慰安婦」問題——殖民地的延續」,邀請到北海道大學日本現代史與當代史博士、「慰安婦之聲」國際聯合申遺計畫團隊經理韓惠仁,分享日本軍「慰安婦」歷史問題與朴裕河《帝國的慰安婦》一書論點。
一、前言
朴裕河寫了一本書,再加上 2007 年安倍執政之後講了一些失控的發言,對「慰安婦」當事人,及運動造成很大的傷害。例如:
- 對「慰安婦」造成傷害
- 特別是針對朝鮮「慰安婦」,說沒有史料可以舉證
- 不承認是強制帶走「慰安婦」的
- 有必要重新調整教科書上關於「慰安婦」的論述
- 河野談話不是根據史料,而是在韓國政府的壓迫下的產物
- 朝日新聞做了不實報導,讓日本人及世界對於日本有不好的印象
二、「慰安婦」制度
日本主張:為了防止性病、防止戰地內性暴力、為了提振士兵的士氣
- 韓惠仁認為:
- 這個「慰安婦」制度沒有達到日本的上述的目的
- 日本軍得性病的比率,比起戰爭中逃亡的比率來得高
- 918 事變、中日戰爭爆發,日本陸軍必須要駐紮在中國,為了要一解鄉愁,所以設置了慰安所來撫慰(軍人)人心
- 朴裕河(和一些右派)認為:「慰安婦」很自由,也可以談感情。但韓惠仁認為,台灣、韓國女性不只是身體上,在精神上也有損害,這是和占領地性暴力不同之處
慰安所制度化
- 1931 年起設置慰安所,1937年7月慰安所正式制度化
- 慰安所制度化之後,(相對於佔領地)外國來的女性的女性就被制度牽著走
- 例子:1937《野戰酒保規程改正に関する件》 「酒保」(軍隊裡的商店)中有設置慰安所,代表「慰安婦」成為商品而不再是人,也是日本設施的一部分。
- 例:1941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的《營外設施規程》中 被送到東南亞的「慰安婦」(朝鮮、台灣),就會受到《營外設施規程》的限制
- 「慰安婦」的受害人數:4萬5,000人到 20萬人左右,很難實際推測。
- 慰安所地圖(連結由此去):範圍從上海一直到東南亞各地,這些資料是從有受害者的證詞和士兵的證詞所找出來的。
三、「慰安婦」議題的發展
- 發起:1991年8月14號金學順站出來
- 1991年11月29號向日本政府提起訴訟
- 結果:1965年《日韓・韓日基本條約》之間已經請求結算完了
- 韓國政府和挺隊協開始展開系列調查
- 韓國政府的調查結果
- 日本的軍、官、憲有介入「慰安婦」制度,有五成以上「慰安婦」遭強制動員
- 韓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正式請求,要求日本政府應該要正視面對這個問題
- 日本政府方面
- 發表河野官房長官談話,承認全面性強制徵召日本兵「慰安婦」
- 1995 年設立了「亞洲女性國民和平基金」 韓國和台灣認為,日本並沒有真正承擔國家和法律上的責任,所以不接受亞洲女性國民和平基金
- 韓國的現況
- 向韓國政府登記的受害者有兩百三十多人,目前倖存的只剩 36 人
- 韓國政府 1991 年以前就有在關注「慰安婦」問題,但實際展開研究是在 1991 年後
- 現在的研究方向:被告和原告之間,什麼樣才是犯罪?什麼樣才是犯罪者?
1990 年代後的「慰安婦」研究 → 透過統計找出各階段哪一派主張的資料數比較多
- 日本方面的三個立場:
- 承認日本軍方有涉入「慰安婦」,認為日本有責任 → 同韓國立場
- 日本右派:不承認有「慰安婦」,是「慰安婦」自己要去賺錢,當時有公娼制
- 歷史學家根據資料做成的論文
- 1997 年庫瑪拉斯瓦米的聯合國報告
- 1997 年有比較多「慰安婦」相關的資料
- 在國際上「慰安婦」問題以人權關注的角度受到注目
- 2007 年安倍第二次內閣發跡,強調沒有強制連行「慰安婦」這種事
- 2013 年右派、反對聲浪升高
- 朝日新聞對外聲明在「慰安婦」議題上曾經誤導、誤報
- 朴裕河《帝國的慰安婦》一書出版
- 朝日新聞在 2010 年左右開始刊登朴裕河的文章 → 韓惠仁認為:日本當時景氣不好、左派受到右派壓力之下,朴裕河利用在朝日新聞刊登文章,來帶風向
四、韓惠仁的主張
日本右派、河野談話、和朴裕河立場的比較
- 問題分類:
- 「慰安婦」是不是被強制的
- 「慰安婦」在慰安所的日子是不是性奴隸?
- 「慰安婦」是不是違法行為?
- 在法律上的責任為何?光是靠道義上的責任就可以解決了嗎?
- 目前為止沒有得到解決的理由為何、解決方案為何?
- 結果:韓惠仁認為朴裕河的立場和日本右派雷同
韓惠仁覺得
- 朴裕河覺得自己有講到過度的國家主義,這是帝國、殖民地的責任 但韓惠仁覺得,即便有區分日本、台灣和韓國,朴裕河還是站在日本的立場來看「慰安婦」。
- 過去曾經經歷過戰爭的人、日本的學者有些也曾經站在受害者的立場去看「慰安婦」這件事情 但後期比較年輕的學者主張客觀性,對於殖民地受害者的立場比較沒有共識(同感),就比較沒有站在受害者的立場來看「慰安婦」這件事情。
- 朴裕河代表了這群從左派慢慢轉型到右派,後期的年輕學者。
- 這個現象在 1930 年親日派的韓國人當中也有。
五、日本政府的「慰安婦」相關史料
1991年12月到1992年6月,總共有 127 份文件
- 河野官房長官談話前,談話是基於這些史料
- 出處:警察廳、防衛廳、外務省、文部省、厚生省
- 史料整理出來後,在內閣官房外政審議室發表:承認有政府有涉入從軍慰安婦的事情(いわゆる従軍慰安婦に政府の関与があったことが認められた)
- 這些資料有五成以上顯示出日本的軍、官、憲有涉入
- 韓國要求日本政府還要更進一步進行強制連行的調查
1993 年 8 月日本政府進行的第二次的調查
- 調查內容涵蓋美國國立公文書館、英國國立公文書館的文書
- 追加「慰安婦」招募的議題
- 調查發現
- 日本政府也有直接、涉入「慰安婦」招募的事情
- 不是自願加入的「慰安婦」人數也很多
- 基於這些史料,安倍說沒有史料證明「慰安婦」的話是錯誤的
- 影響:對外發表河野談話,但談話內容沒有提及這些資料,只有講「曾經涉入」
韓惠仁:
- 1993 年從這些史料就足以證明日本政府有涉入「慰安婦」的部分,從設置、召募到制度化
- 整理出來的圖表,最多公文出現在 1938 年,可以看出 1938 年相關範疇已經制度化
- 大量「慰安婦」渡航從 1939 年起,1941 年起大量擴大、建造慰安所。殖民地(台、韓)婦女受害最多、最嚴重的時期,就是渡航制度化的時候。
終。